# 看板原则
看板有三个简单的原则,分别是:可视化、限制在制品和管理流动。通常团队的看板系统建设是从他们的可视化工作开始,团队通过创建代表工作项的便利贴,并在一个可视化的工作流白板上跟踪每一个工作项的当前状态,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可视化。这可以帮助团队了解工作,反思工作是如何运作的,并开始发现在工作流程中改进的机会。
通过在看板中设置在制品限额,它能暴露系统中的问题,限制在制品将把改进的机会呈现在表面,通过工作流观察,流动可能迟滞(便利贴在白板上的移动非常缓慢),可能积压(在某列中有很多便利贴),也可能完全停止(工作一直等待),这些都可以作为改进整个系统的指标。
在管理流动的过程,是在工作流程中寻找改进点,促使工作快速流动起来,敏捷软件开发运动中产生的实践可以帮助团队提升协作和质量,从而改进系统的流动。建立了可视化的工作流,限制在制品并重点关注工作的流动,我们就建立了易于发现改进机会的机制。
大卫.安德森和其他人基于看板的三个原则,又扩展出了三个实践其分别是:
- 显式化流程规则:显式化工作流程和工作可视化一脉相承,虽然把明确的规则公开写在白板上很重要,但针对于即将落实到位的规则展开讨论并达成一致才是最重要的。通过明确的规则,就可以开始对整个流程的讨论,这种讨论会更客观。
- 建立反馈回路:这个实践是关注从团队的流程中获得反馈,为了促进工作流动,反馈回路是非常必要的。
- 协作式改进、实验中演进:这个实践鼓励人们使用模型(约束理论或者精益思想)来推动团队持续改进。
下面我们可以开展一下练习:
- 从工作可视化开始。让团队为每一个工作项创建一个便利贴,用粗笔写并贴在白板上。
- 在白板上绘制工作流程。为工作流程的每一个阶段在白板上创建一列,将不同阶段的便利贴移动到正确的列中。例如,需求调研、需求分析、开发、测试、运维。
- 决定在制品限制。作为一个团队,需要讨论并确定同一时间可以并行多少个工作项,可以先设定一个值,需要的时候再改进。
- 创建人员标识。让对应的负责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进展,如果对某个工作项有问题,也方便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