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理论是大约在1984年传入我国,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进入21世纪后,企业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自觉行为。
从企业文化概念的引入到今天,很多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例如华为的“奋斗文化”,阿里的“快乐文化”,海底捞的“极致客户服务文化”等等。尽管我们可以指出企业文化的成功范例,但是还有很多人对企业文化存在很多认知误区,比如认为文化就是领导者文化,或者觉得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和口号。那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上下一致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一种员工都清楚的行为准则,由企业环境、价值观、榜样、习俗与仪式、文化传播网络五个要素组成。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包括信仰、观念、价值观、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氛围及工作行为。
埃德加.沙因提出了文化三层次理论以及企业文化四层次结构。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是表层的物质文化、中间的制度文化、最底层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四层次结构分别为: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
下图是华为核心企业文化的构成,在理念层上,华为确定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并明确了奋斗文化的内涵。在制度上华为对奋斗者进行了良好的界定,华为将员工分为普通劳动者和奋斗者。在行为层上,华为制定了奋斗者行为规范和军规,通过划定红线对奋斗者行为进行约束。在物质层上,华为内部设置了许多奖项,通过激励来促使更多的人成为奋斗者。
总体而言,企业文化有导向、凝聚、约束、激励、纽带、辐射等功能,企业文化可以形成一种凝聚力,对企业员工起到“粘合剂”的作用。一个公司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就能凝聚员工、汇聚人才、提高团队作战能力。企业文化会随着公司的实际发展与其相适应,因此要依据企业基本经营理念制定发展战略,根据环境的发展匹配相应的文化。
# 企业文化的调研与诊断
为了弄清企业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应当定期对企业文化进行调研和诊断,审视企业文化环境,检验企业价值观导向是否与企业发展环境、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员工关系等情况相匹配。任何一家企业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都要经历创业、成长、成熟三大阶段。企业文化也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相应的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 企业创业期。此时的文化跟着创始人的思想走,企业人文化就是创始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创始人发挥带头作用。创业期形成的文化形态会对企业后续发展有很大影响。
- 企业成长期。此时管理者必须依靠制度和文化来管理企业,但是容易陷入“重宣传、轻执行”的误区,在这一阶段需要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方法,把提炼出来的标语、口号、手册、流程制度配备齐全。
- 企业成熟期。这一时期,企业规模和人员结构相对复杂,企业文化要获得广大员工的认同,就需要再既有文化上做出调整,更多的突出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以及相匹配的文化元素,需要配套容易为员工认可和接受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的诊断和建设效果评估,应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因此,我们在企业文化提炼、导入、变革的各个阶段里,都需要进行企业文化诊断,其包括:企业文化与企业实际环境的匹配程度、企业文化落实情况、企业文化是否有助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等等。
国外有一些相对成熟的企业文化诊断工具,例如以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为特征的组织文化模型,它将每一种文化特征又细分出了三个考察维度:
可以借助组织文化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员工对企业文化的12个维度进行评分,并根据各个维度的得分情况了解企业文化全貌。适应性和使命强调的是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参与性和一致性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和谐能力,两者共同反应了企业文化建设只能怪索要平衡和解决的主要冲突。
# 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规划
在了解了企业文化调研和诊断工具之后,着手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落地工作之前,企业还需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和落地的目标规划,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安排和具体行动计划。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企业要重点培养与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需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进行企业文化梳理,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麦肯锡指出,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战略、结构、制度、风格、人员、技能、共同价值观等7个方面。
根据传统的阶段划分方法,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依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组织准备、全面宣导与落地,巩固、改善和提升。
- 组织准备阶段:具体包括组件企业文化管理队伍,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形成分级管理体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高效协同的长效机制。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制,通过完善制度体系、监督体系、激励体系、保障体系,来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确定企业文化建设推进策略,提炼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设计企业文化大纲,制定员工手册,普及企业文化常识,让其意识到当下建设企业文化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等。
- 全面宣导与落地阶段:通过教育培训,做好企业核心理念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内容体系、组织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培养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师资队伍,使企业文化得以全面推广。根据企业文化相关理念,选定需要修订的目标制度,制定相应的修订计划,建立起与企业文化配套的管理制度,使有些的企业文化理念得以固化。根据员工在企业文化宣贯过程中的反馈,制定出一套易于上员工接受和遵守的行为规范,通过领导者以身作则,树立优秀典范,借助标杆案例等示范传承方式,引领员工做出与企业文化导向一致的行为。通过示范班组建设、专项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融入经营管理中。
- 巩固、改善与提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考评激励和多元传播,对初具规模的企业文化进行巩固、改善和提升,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闭环系统。这里,企业要在内部成员中建立起普遍的文化信仰,提升员工的跟随度和忠诚度,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企业还要在社会上建立起统一化、个性化的企业形象,持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商誉。
# 企业文化落地策略
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掌握企业文化调研和诊断的方法,最终都是为了推动企业文化的有效落地。当全体员工都理解、认可企业文化理念,并在工作中自觉的予以实践时,企业文化就落地了。
一个企业的文化必须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沉淀出来的,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存在“文化理想”现象,将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定位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外,脱离企业实际,例如很多提出大而空的口号,把社会口号、政治口号照搬成了企业口号,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空泛。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按照领导者的意图,自上而下的拖行,这就陷入了主客体关系认知的误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所有员工共同建设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让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思考、主导作用与广大员工的参与有机结合,才能让企业文化发挥其应有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将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加以融合。
企业文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预制、物化于境”是落地的目标,落地可以参照如下常见的方法:
- 价值观量化。将每一条抽象的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让全体员工都深知哪些行为必为,哪些行为必不为。
- 激励差异化。通过价值观保持方向正确,通过KPI和OKR指导做事正确,针对不同的员工表现和绩效,给与不同的激励,以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 案例故事化。将创业艰辛、努力工作、安全生产、服务客户的优秀员工公司拍成视频或做成宣传报道,通过媒体传播来引领和激烈其他员工。
- 内容可视化。将企业文化理念用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设置在洗手间、食堂、文化墙等任何员工都能看到和感知的场所。
- 文化道具化。将企业文化以道具的形式陪伴员工,例如将工牌视为每一个员工独一无二的文化传承,借助徽章、挂饰等道具传播特色的企业文化。
- 仪式固定化。针对企业文化可以设定对应的节日已经仪式,将企业价值观融入到仪式中。
总体而言,企业文化要明确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确定发展路径、经营方略、组织建设与管理准则,制定领导干部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利用文化仪式、文化产品、文化故事、环境布置、典范引领等手段,营造企业文化常态化传播的氛围,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要通过建立系统的文化落地机制,形成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默契,促使员工理解、认同企业文化并自觉践行。
# 企业文化职责分工
要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仅仅掌握企业文化落地方法还远远不够,关键还要看执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由谁领导和统筹管理,由谁负责具体推动,这是执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企业必须建立“高层统一领导、各部门相互协调与配合,横到边、纵到底”的建设推进网络。
如果把企业文化建设比作一搜航线中的“船只”,那么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统筹者就相当于船长,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要明确相关人的责任,使不同层级的人员主动承担好自己在企业文化中的使命。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不同层级的人员所担任的角色和负担的使命是不同的。
- 企业家在指明企业发展方向外,身体力行的推行自己所倡导的文化理念,是企业家的职责。要建立好强有力的文化,企业家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身体力行的倡导和推行自己提出的价值理念。
- 企业文化建设小组,可以在企业家指明方向后,以项目化的形式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负责文化建设氛围的营造,审核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计划和实施意见、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
- 协同执行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根据建设实施的行动计划,将企业文化建设重点任务细化到本部门,确保每个事项有人管,有人落实。
通过责任分解,调动全体人员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层层抓落实、全员协同的良好局面。为了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相关人员的履责效能,要做好两项工作。第一,梳理企业文化建设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形成任务清单。第二,根据任务清单,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工作责任,形成责任清单,逐项明确任务书、责任人和履责形式。
← 前言 文化理念的萃取和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