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应用架构设计

智慧城市应用架构对于业务架构的梳理,按照“高内聚、低耦合”的理念,通过充分对接数据融合架构的基础数据支撑,保障各业务的基础功能实现,针对各个应用系统的个性化部分进行差异化建设,在确保业务架构所涉及的职能和功能模型都有应用系统进行承载的同时,提高智慧城市的集约建设成效。

智慧城市应用架构的核心是聚焦城市发展的三大方向:城市治理、产业促进、民生服务,有效使用通过基础设施架构采集并经数据融合架构加工过的城市运行全过程资源。

城市治理应用的建设,推动了管理部门与民众的直接联系,使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关系得以重构,社会管理由原来的重管制向重服务转变,将城市管理中原来政府主导的相对封闭的模式,转变为协同治理的开放式模式,极大地引发社会的参与热情,并提高了社会多元化主体协作的紧密程度和有序程度,有效地促使社会各个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产生协同效应,释放社会活力。

从智慧城市角度出发,站在整个产业智慧化发展的角度理解,智慧产业基本等同于产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不仅包括应用智慧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还应包括提供智慧产品的服务和产业。应用智慧产品和服务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传统产业成为符合智慧城市发展要求的智慧型产业,提供智慧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是指为智慧应用提供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主要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为核心技术的新兴信息产业。围绕着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供给。

民生服务应用的建设积极响应国家民生优先的发展原则,紧扣以人为本的主线,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和应用,提升交通、医卫、教育、社区、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民生服务问题,推动智慧服务向基层、社区、农村延伸,促进民生服务的协同、优质、高效发展,让公众畅享“普惠、文明、安全、便捷”的信息时代品质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助推实现中国梦。

# 设计思路

智慧城市领域领域架构的设计应围绕政府(管委会)、社会(基础设施与环境)、企业、公众构建智慧城市运行的四大核心要素,营造四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其中政府肩负着保民生、促发展两大重要职责,需要不断吸取先进的建设和管理理念,营造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与环境,同时为企业和公众提供行政管理和服务支持。

应用架构设计主要围绕着打造智能共享的城市治理领域应用、建设创新升级的产业促进领域应用、提供保障服务的民生服务领域应用展开。可对应开展建设“两平台、一中心”的具体实现模式,围绕公共管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包含城市治理、产业促进、民生服务在内的相关应用建设,并将数据汇聚到运行指挥中心,实现数据的交互、共享,并形成融合应用和成果展示。

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是“两平台、一中心”模式中的核心环节,肩负着智慧城市领域应用中各子建设项目成果汇聚、管理、展现、反馈的集成职能。作为面向智慧城市全局管理者开放的综合性平台,承担着智慧城市顶层思维的最高职责。城运中心通过构建资源共享子平台、协同管理子平台、聚合应用子平台,并利用城市资源线索工具和资源体系解构工具,实现广泛信息采集、多维统计分析和智慧应用一体化操作,结合GIS技术,通过大屏、智能门户展现终端视图及实现闭环控制。最终将城市的人、事、物、空间等信息进行统筹管理。

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具体内容如下:

  1. 城市运行指标的实时监控,对城市的视频监控、产业促进、能源使用、环境监测、民生活动等关键基础信息进行综合监控和分析,根据城市监控的不同需要,形成城市运行的相关指标,并提供具有多角度、多层级的城市运行指标视图。
  2. 常态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能够在常态下将采集到的交通、经济、安全、环保、能源、人口、气象、水利等各领域城市运行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协助建立跨条线、跨部门的城市管理模式。
  3.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管理决策支撑,基于大数据应用进行专题分析,重点内容包括城市产业促进情况分析、资源配置适宜分析、重点产业经济景气指数分析、重点项目进度分析等,根据领导者决策需要,实现动态信息和决策服务信息的接入和整合,为领导者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撑。
  4. 提供应急状态下的指挥调度,对城市的天气状况、群体性事件或城市服务事件等,形成呈现集中、指挥统一、多部门联合调度的及时处置机制,为科学全面的决策支撑提供指挥调度服务。

公共管理平台是智慧城市领域应用体系中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的映射,通过打造统一的接入渠道,从决策分析、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社会治理、政务协同等方面统筹公共管理应用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业务协同,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整合、关联、挖掘和分析,以数据大集中实现业务大协同,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公共管理平台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内容管理:面向政务管理应用领域提供建设、发布和管理等功能服务,快速生成独立管理体系,自动分配平台内的资源环境,自动实现对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最终实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等多渠道信息同步。
  • 网上申报与受理:实现与审批系统、电子监察平台、部门自有审批系统无缝对接,基于网上受理办件库,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与审批系统的实时数据交换,在网上提供受理回执给办事人。
  • 办事综合查询:提供用户对办事事项的分类查询,通过主题、部门、对象、地区、关键词等进行组合查询,支持渐进性的检索方式,对事项内容进行筛选。支持用户对便民服务事项的集中查询,对已完成申报的用户可以通过办件编号和密码查询办件进度。
  • 网上办事评价:用户在事项办结后,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办事服务进行评价,行政服务大厅会对评价信息实时同步和共享,并对办事效能进行统一监察。
  • 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以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巡查对象为管理内容,以网格人员为责任人,通过加强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民生服务平台通过汇聚智慧城市各领域的应用服务资源,打造统一的接入平台,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综合服务,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的普惠便捷。公共服务平台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门户平台:基于实名身份认证,逐步整合政府公共部门、公共事业部门等与市民服务相关资源,围绕市民从出生开始至变老、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以服务主题、服务对象为主体,进行渐进式导航服务。基于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逐步整合工商、税务、口岸、检验检疫、物流等服务资源,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提供企业设立、人才招聘、科技支持、金融支持、政策扶持、设计生产、营销管理、商务配套、纳税服务、企业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 热线服务:自动语音导航,设立专项工作组处理民生诉求,并对诉求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 移动应用:在移动端提供办证办事、网上预约、事项查询、交通出行、生活账单、社会保障、文化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服务。通过手机定位,自动判断当前所属社区,并对其进行社区服务以及互动。

围绕着民生服务平台,可以开展如下几类特色应用:

  • 智慧医疗:通过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两级居民健康信息平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格局,实现卫生计生自由整合。支撑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领域应用。支持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卫生与计生部门之间,各业务条线之间的业务协同与联动。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构建远程会诊平台,扩展并整合已有的各类远程会诊系统。从预警、报告、决策、管理、控制等角度全方位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实现对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和指挥处置,实现系统内部各个机构之间的联动指挥、协同工作。
  • 智慧教育:智慧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通过统一标准的教育基础信息平台,规范教育资源。打造名师课堂资源库,建立教学专题资源库,对学校进行基础信息管理、教务管理、校务管理。采用灵活分控、集中监控、统筹调度的监控运行模式,提供报警、智能分析、视频会议、安全管理等功能,面向不同人群提供开放式在线课程,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教育服务体系,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不统一的情况下,能与教师进行交互,并完成学习任务。
  • 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党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生活环境。智慧社区首先要解决社区政务服务问题,主要功能为审批管理、社区对象管理、事务管理三个板块。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需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 对象,以贫困居民、老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为重点,提供社区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社会救助服务、社区计生服务、住房保障服务等。社区便民方面,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为社区提供个性化的线上服务,如外卖点餐、家政服务、宅修速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