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通过求助发起协作?
对于很多人来说,觉得向其他人求助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求助就意味着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才需要人帮忙。所以很多人在工作中,干起事情来,就和竞技比赛一样,宁可把自己逼到绝境,也不愿意向人示弱求助。
可是,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竞技比赛,甚至不是一场比赛。我最近越来越意识到,示弱、求助、打开自己的弱点给人敞开心扉,就是我们在人群中互动的证明。工作中求助是种能力,求助的内核是发起协作。
以前带产品经理的时候我经常会有一个偏见,就是我觉得会向人请求帮助比闷头苦干的人更有潜力。一个人善于求助,说明他的人际友好度更高,求助会促进协作,说明他有调动和整合资源的本能,他不怕示弱,说明他目标感很强,不在乎表面上的“自尊心”,这样的人才能在混乱不确定的环境中更好的落地一款产品。
那应该如何通过求助,从而促进协作呢?其实请求帮助的这一举措,就是促进协作的过程。求助在两个人关系中起到的作用特别奇妙,心理学上有一个富兰克林效应说:人总会倾向于帮助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每一次求助都是我们扩大自己协作网络的机会。
当然,求助这个事也没有那么简单,不是我们张口求助别人就会欣然答应的。想要获得别人的帮助,至少要做到两件事:第一,要让别人帮得了,第二,要证明自己值得别人帮。
要让别人帮得了,就是指求助的时候不能强人所难。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们不能和开发说:“最近要做一个和淘宝一样的商城,我要做一个和Facebook一样的社交应用,你得帮帮我,我们来一起改变世界。”这样的求助是肯定不会成功的,且不说这个需求描述的是否清晰或对方是否有能力帮助你,对方即便有这个实力,就理所应当的该帮助我们吗?当然不是,我们还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值得帮的人。那怎么请求别人帮助呢?我们分开来说。
# 第一步:先判断别人是否帮得了
我们先来看,怎么判断这件事别人是否帮得了。对方帮不帮得了,不单单是指对方能力上能不能做到。
刚刚开玩笑说“帮我做一个淘宝,帮我做一个Facebook”,稍微正常一点的产品经理都不会提出那么无理的需求。一个忙,对方有没有能力帮,我们在找人之前其实心里大概率是清楚的。但为什么会出现我觉得你帮得了,但是对方不这样觉得的情况呢?
对方要在时间和精力上可启动。
我们先来看个场景:领导给了小王一个任务,要他给一个产品调研汇报会议出一个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一些关键的业务数据,这部分数据小王要去找SQL高手小马帮忙处理。
小王:小马,你处理数据比较熟练,能不能帮我把汇报的关键数据做一下啊?
面对上面的对话,我想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凭啥帮你,你自己没长手吗?小马明明是一个SQL高手,这个事他从能力上来说肯定帮得了,但是“干得了”并不意味着就“帮得了”。我们所说的求助是发起协作,不是给别人安排活。 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的沟通是什么?其实小王可以先说目的,再说具体的沟通事项:
小王:小马你的SQL比较厉害,我要做一份报告,我想请您帮忙指导一下。我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只能来麻烦您了,可不可以给我指导指导复杂的SQL语句应该怎么写,您抽个时间教一下我怎么抽取那几个业务的关键数据呗?
如果让小马帮忙做这份工作,可能难度比较大,但是请他帮忙传授几个小技巧,他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的都相对较小,这是他能帮得了的。他传授技巧的同时也是彼此协作的开始。在我们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得让对方觉得,这个是轻量级、可启动的事,他才不会拒绝你。如果提出一个超过帮忙边界的要求,对方付出的精力非常多,那他八成不会帮忙。
对方要在职责和边界内可启动。
我们再来看一种情况:产品经理小罗有一个需求特别着急,需要紧急开发一个功能,但是按照排期走流程,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小罗想找研发同学小张帮忙,请他挤出点时间来完成部分功能先应个急。请问,小罗怎么沟通才能让小张觉得这个忙是帮得了呢?
我的答案是:无论小罗说什么,这个忙都帮不了,因为小张可能并没有权限私下去对这部分工作做出承诺。小罗选错了协作路径,他找小张求助,但小张没有权力拍板,这个帮就帮不了。
正确的协作路径应该是,小罗先和小张打个招呼,了解现在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部分工作,然后向自己的直属领导求助,推动自己的直属领导去和小张的直属领导协调,取得共识后,再把指令下达。
求助是发起协作,不是态度好一点,对方就愿意帮忙的,它是一个协作过程。只要有协作,就一定会有协作的边界,所以在求助之前,要先想好整条协作路线上都有哪些关键角色,判断出这个事是在谁的职责边界内可以启动的,才能找对能帮忙的人。
# 第二步:还要证明自己值得帮
判断出对方有能力帮助我们,后面我们就能开始协作了么?当然不是,我们还要证明自己值得帮。
假设小王和小马是关系不错的同事,两人在上班的时候小王问小马:“Excel这个公式怎么用?”过了一会,小王又问小马:“Jira在哪里看燃尽图?”请问,这个小王值得帮吗? 显然不值得,这是我们常说的伸手党,自己没有动过脑子,伸手就找别人要。人家凭什么花时间和精力回答你的问题呢?所以,证明自己值得帮,第一个方法就是证明自己在这件事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来求助:
- 第一句先说目标: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想占用您几分钟请教一下。
- 第二句描述问题:这个问题是...
- 第三句说说自己做了哪些努力:我之前已经做了....但还是没有搞定这件事
- 第四句向人求助:能不能麻烦您帮忙做一下....
首先我们先对齐目标,说明你尊重你求助的人,你珍惜他的时间成本。第二我们向他重点展示我们已经做得努力,这会让对方觉得你确实是搞不定才去求助的,而不是偷懒想甩锅。最后,我们要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乐于助人的。当你已经做出了足够的努力,对方也会被你的努力所感染,想把这个事完成。
在求助这个环节,我们要学会感恩,成为一个领情的人。当然感恩不是口号,它也是有沟通方法的。
首先,我们要对本人当面感谢。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感谢的场合升级。比如同时帮忙做了一个事情,我们可以把这个事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可以和团队说:“如果没有他的帮忙,我可能就麻烦了,特别感谢某某某。”
另外,在感谢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说:“谢谢你这次帮我忙,下次我也来帮你。”这种对话会把互助关系变成一个低水平的交换,对方心理可能会不舒服。我们能通过交换获得商品和服务,但是不能获得关系。
那还人情正确的对话是什么呢?是给对方留下一个开放性的选项。比如我们可以说:“这次你的帮忙,我特别感谢。以后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可千万别客气。”这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未来他可能不会找你帮忙,但是他至少知道你领情了。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对方可能比你厉害太多,可能我们没办法还这个人情,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定期向对方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和进步。比如,半年前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帮了我一个忙,他自己可能都已经忘了,但半年以后我和他说:“您上次帮我的忙,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最近我升职了,想特别再来感谢一下您。”
说到这里他一定很高兴,因为他会觉得,这是在我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人,接下来他肯定对你会更加关注。如果你再有什么困难找他帮忙,他答应的可能性就非常的高。这就像钱钟书老师说借书一样,一借一还,一来二往,这个关系就能持续下去。
# 第三步: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前面我们讲了这么多,但仍然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就是如果对方拒绝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先明确一个心态,就是请别人帮忙,不帮是本分,帮了是人情。没有人有义务帮忙,哪怕我们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所以,在求助之前要想好,假如对方拒绝了帮忙的请求,我们要做什么。
在这个场景下,最讨厌的沟通者,就是那种求人不成就反过来讽刺别人的人。所以无论如何,被拒绝以后,一定不能给对方负面反馈。我们可以这么说:“完全理解,我们再想想办法。”这句话听起来客气,但还可以在后面跟一句:“您也帮我想想呗,万一有什么办法或者好的建议,您可记得指导一下我哈。”
这是一个开放性结尾,对方万一想到一个接近方案,我们就赚到了。所以,求助之前就应该想好被拒绝之后的行动,尽量留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 总结一下
- 第一,求助的本质是发起下协作,我们应该把求助当成一次拓展协作网络的机会。
- 第二,请求帮助之前,我们要先让别人帮得了。这个帮得了,不是说对方能力上能不能做到,而是看这个忙在他的协作边界里可不可以启动。我们需要给对方创造一个最小启动点。
- 第三,我们要证明自己值得帮,主要做好两点,首先我们要做完自己能做的努力,其次我们要做一个领情的人,让对方感受到他对我们的帮助是有价值的。
- 第四,如果对方拒绝帮忙,我们要提前想好如何应对,争取为求助的沟通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尾。